Sunday, March 12, 2006

祭大幽

上水圍今年舉行六十年一屆的太平清醮,最後一晚是「祭大幽」。儀式在零六年三月十一日八時左右在上水圍文閣村舉行。大幽又叫大士,從當日現場看來,大幽用於口語,而大士則用於文體上。儀式所用的大幽高約三層樓,工藝上和中國傳統的紙紥公仔沒有分別。照字面的意思,大幽即大鬼,但從其造形看來,右手執筆、右手拿著一本簿,彷如判官一樣,但所穿的服飾為金色盔甲,腹部護甲上又有一小形的觀音坐蓮像。

全晚的節目分為兩個部分,分別為出巡和祭大幽兩部分。在出巡前,大幽像安放在一大棚內,前面放有香爐,供人參拜。大棚分為四格,由左至右(參拜者角度,下同)分別為:土地、大士(幽)、玉帝和白無常。和大幽像一樣,每個像前均有放有香爐。大幽在放在大棚的期間,前面放有兩個僕人的紙紥公仔,左為女,右為男,在出巡時不隨隊,但在祭大幽時,則和大幽像同時火化。

不論是大士出巡或是祭大幽,女性均不能參與,必須迴避。「女性」不只是圍內婦女,還包括從外面而來的參觀人士。除了用咪宣布外,大會在祭大幽前多次在觀眾前檢查是否有女性在場,並勸喻她們到戲棚內迴避。

大幽像要由十多人才能抬起,負責抬像的全是廖姓男丁。出巡期間的禁忌除了女性不能在場外,還有不能稱呼他人的名字,只能以如「大哥」等代替,即使被叫名字,也絕不可以回應。隨行的聖約翰救傷隊員也入鄉隨俗,以通話機通訊時,以號數代替呼叫名字。大幽像圍著上水圍走一圈,走的全是馬路,主辦單位派出約二十人負責維持遊人秩序和截停車流。雖然現場一個警員也沒有,但看來根本不會有司機夠膽不合作吧!

在祭大幽前,先有一番儀式。大幽像在出巡後被放在空地上,前面有由兩排沙、稻車和香燭組成的「沙河」,就好像跑道一樣。沿著沙河的外圍排滿了以碗盛的白飯、麵團和油燈。圍內的男丁沿著沙河焚香,在儀式進行時,不斷有人接力打鑼來回奔走。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