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愛是天長地久,但是行為卻不配合,香港人習慣在情人節送花以表達愛意,但鮮花日子一久便會凋謝,只會丟進堆填區,增加堆填區壓力。
廢物處理是近期城中熱點,長春社在今年的元宵佳節(二月十二日星期日)將會在將軍澳第一期堆填區舉行全港首個在已修復堆填區舉行的公眾植樹活動,同時發揮「可持續發展的愛」的精神,讓情侶、夫婦,到為人父母,不同階段的有情人均可以參加這個植樹活動 。
選擇在堆填區舉行植樹活動,是因為長春社認為為了我們最重視的人的幸福,特別是有了下一代的人,對香港的環境問題不應視而不見。讓參加者到已修復的堆填區,可以引起他們對本港環境問題,如廢物處理問題的關注,讓他們的愛可以延伸,愛我們的子女,便要愛我們的環境,愛我們的地球。
活動詳情如下:
日期: 二零零六年二月十二日
時間: 上午十時至十一時半
地點: 將軍澳第一期堆填區 (屆時在地鐵坑口站有專車接送)
費用: 全免
名額: 288隊
情侶、夫婦、為人父母及其家人、朋友均可,隊員人數為二至四人
截止報名日期: 二零零六年二月六日
除了攜手植樹外,參加者可在活動當日帶同可回收物品為親手植下的愛苗粉飾一番,爭奪最具創意大獎。
Tuesday, January 31, 2006
Sunday, January 22, 2006
鵲鴝
一隻染病的鵲鴝弄到很多人心慌。有人說「野鳥」染病是因為放生所致,這使我想起《列子.說符篇》的一個故事。
邯鄲之民以正月之旦獻鳩于簡子,簡子大悅,厚賞之。客問其故,簡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故競而捕之,死者眾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之。捕而放之,恩過不相補矣。」簡子曰:「然。」
好一句:恩過不相補。
鵲鴝在香港雖然只普遍易見,但在新加坡,卻因為濫捕關係,到一九八零年代時,全國只剩下約五十隻。新加坡的鵲鴝很有名,在香港俗名叫「坡仔」,香港人撚雀搞到一個物種locally extinct,這次事件不知是否報應。
邯鄲之民以正月之旦獻鳩于簡子,簡子大悅,厚賞之。客問其故,簡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故競而捕之,死者眾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之。捕而放之,恩過不相補矣。」簡子曰:「然。」
好一句:恩過不相補。
鵲鴝在香港雖然只普遍易見,但在新加坡,卻因為濫捕關係,到一九八零年代時,全國只剩下約五十隻。新加坡的鵲鴝很有名,在香港俗名叫「坡仔」,香港人撚雀搞到一個物種locally extinct,這次事件不知是否報應。
Saturday, January 07, 2006
世界の中心で、愛をさけぶ
世界の中心で、愛をさけぶ這本書其實一早看完,但之前退修時曾討論為何要搞環保,本來想和其他人談一談這本書的看法,但時間不夠。
有些綠色分子保護環境的原因是以大自然為尊,人做的沒有大自然的好。不過,我認為保護環境不一定要當自己是聖人,這種只以為正義的想法很多時都會變成為求目的,不擇手段。有人就曾對我說,為環保,不一定要說真話。我是讀新聞出身的,當然知道真相的力量,也知道有些資訊是不宜公開的,例如某些物種的出沒地點。不過,不公開真相是一件事,講大話又是另一件事。
其實保護環境是一件普通不過的事,為何要每每要扯到一些高深莫測的理論?
我十分喜歡書中提出男主角關心環境的原因:
ぼくは自然保護や地球の環境問題に関心をもっているが、だからといってナチュラリストやエコロジストというわけではない。あきと二人で幸せに暮らしたい。そのためには緑もオゾン層も残って欲しいという。それだけのことなろである。
(小學館出版,第七十二頁)
以下是我的中譯:
我雖然關心自然保護和地球環境問題,但不能因此說我是個自然和環境保護分子。只是想和AKI兩個人幸福地生活。為了這樣,植物和臭氧層也希望能留下來。就只是這樣而已。
あきAKI是女主角的名字,可以寫作秋或亞紀,女角的原名是亞紀,但因為怕麻煩,所以只寫假名。
就只是為了要和喜歡的人可以一起生活,就是這麼簡單。我相信以這種思路,一般人都可以接受環保的既念,用不著搬出一些大道理去壓人。
有些綠色分子保護環境的原因是以大自然為尊,人做的沒有大自然的好。不過,我認為保護環境不一定要當自己是聖人,這種只以為正義的想法很多時都會變成為求目的,不擇手段。有人就曾對我說,為環保,不一定要說真話。我是讀新聞出身的,當然知道真相的力量,也知道有些資訊是不宜公開的,例如某些物種的出沒地點。不過,不公開真相是一件事,講大話又是另一件事。
其實保護環境是一件普通不過的事,為何要每每要扯到一些高深莫測的理論?
我十分喜歡書中提出男主角關心環境的原因:
ぼくは自然保護や地球の環境問題に関心をもっているが、だからといってナチュラリストやエコロジストというわけではない。あきと二人で幸せに暮らしたい。そのためには緑もオゾン層も残って欲しいという。それだけのことなろである。
(小學館出版,第七十二頁)
以下是我的中譯:
我雖然關心自然保護和地球環境問題,但不能因此說我是個自然和環境保護分子。只是想和AKI兩個人幸福地生活。為了這樣,植物和臭氧層也希望能留下來。就只是這樣而已。
あきAKI是女主角的名字,可以寫作秋或亞紀,女角的原名是亞紀,但因為怕麻煩,所以只寫假名。
就只是為了要和喜歡的人可以一起生活,就是這麼簡單。我相信以這種思路,一般人都可以接受環保的既念,用不著搬出一些大道理去壓人。
Tuesday, January 03, 2006
Life in the Undergrowth
英國廣播公司的生態紀錄片一向水準甚高,特別是有David Attenborough參與的就更好看,可能是受少時看《生命之源》的影響吧!Life in the Undergrowth 是Attenborough繼The Life of Birds 和The Life of Mammals另一專題之作。 影片仍未製成DVD,但出了一本同名的書。和前兩部作品一樣,影片的內容和書本不是完全重覆,而是互為補充。
Life in the Undergrowth內容關於無脊椎動物,即除了昆蟲外,蜘蛛、蜈蚣等也有介紹。書中有很多有趣的發現是我第一次讀到的:例如一直以來以為雙翅目昆蟲如蚊、蠅等後翅轉化成棒狀的器官是用作平衡用,但書中第105頁指出器官原來可以感應空氣和氣流的壓力的變化;第219頁提到,白蟻和小强原來有親戚關係,體內可以分解纖維的微生物也有密切關聯。
最令我感興趣的,卻是第261-262頁提到原來昆蟲也有奴隸制定,一稱學名為Formica sanguinea的蟻是沒有工蟻,只有兵蟻,他們經常到Formica fusca的巢偷蛹,等他們長大後成為他們的奴隸。
Life in the Undergrowth內容關於無脊椎動物,即除了昆蟲外,蜘蛛、蜈蚣等也有介紹。書中有很多有趣的發現是我第一次讀到的:例如一直以來以為雙翅目昆蟲如蚊、蠅等後翅轉化成棒狀的器官是用作平衡用,但書中第105頁指出器官原來可以感應空氣和氣流的壓力的變化;第219頁提到,白蟻和小强原來有親戚關係,體內可以分解纖維的微生物也有密切關聯。
最令我感興趣的,卻是第261-262頁提到原來昆蟲也有奴隸制定,一稱學名為Formica sanguinea的蟻是沒有工蟻,只有兵蟻,他們經常到Formica fusca的巢偷蛹,等他們長大後成為他們的奴隸。
Subscribe to:
Posts (Atom)